南宁职业技术学院图书馆“十三五”发展规划


作者:  发布日期:2018-07-13  浏览次数:

 

南宁职业技术学院图书馆“十三五”发展规划

2016-2020年)

 

一、“十二五”建设回顾

回顾学校图书馆在“十二五”期间建设所走过的历程,在各级党政领导的正确领导下,图书馆党政领导班子紧紧围绕建成“广西高职高专一流图书馆”的奋斗目标,带领全馆职工同心同德、团结奋斗,在党支部建设、硬件建设、图书馆管理、读者服务等各方面取得了跨越式发展,顺利完成了“十二五”发展规划确定的主要目标和任务,实现了图书馆事业的快速发展。

(一)图书馆基础建设得到很大改观,馆舍建设、设备建设获得长足发展

200912月,新图书馆大楼正式竣工。20103月,原本分散在旧校区各处的图书馆整体搬迁进入新馆大楼。新落成的图书馆大楼总建筑面积为28500平方米,由主楼、副楼、东西裙楼四部分组成,是目前广西高职高专规模最大的图书馆。图书馆设有阅览座位2000个,馆藏纸质图书80多万册,电子图书75万种,数据库31个,初步形成了涵盖哲、经、法、文、理、工、管、教等学科门类的多科性、多层次、多载体且特色明显,能有效支撑学科建设和人才培养的藏书体系。 

2011年,电子自助借还书机的投入使用,使我校图书馆成为全区首家提供自助借还服务的高校图书馆。2013年采购了电子读报机,让读者首次体验到电子阅读报刊的新方式。2013年底建成投入使用的“娱阅”休闲视听室,满足了师生读者对影视作品视听欣赏、数字资源学习、学术讲座、会议报告等活动需要,填补了学校视听服务的空白。2014年购入歌德电子图书借阅机,使广大师生真正体验到了用手机也能阅读电子图书的便利。

(二)图书馆资源建设突破瓶颈,服务形式更趋多元化

1.纸质文献建设稳中求进,服务模式不断创新

“十二五”期间,图书馆的纸质文献服务在数量和质量上获得双提升。图书实现专业化、规范化、精细化管理。图书采购模式由单一的图书馆馆员“勾选书单”变成以二级学院专业团队教师+学生读者为主的现场选购方式,提升了文献资源为广大师生服务的针对性和有效性,实现了图书馆从文献资源的主要挑选者到组织服务者角色的积极转换。同时,图书馆还主动延长服务时间,周开馆时间达到94.5小时,高于教育部要求的周开馆时间不少于80小时的要求。

2.文献资源数字化、网络化建设渐渐步入轨道

图书馆根据学校数字化校园建设和读者阅读需求的转变,不断调整数字资源的采购比例,目前在经费的投入上,电子资源与纸质资源达到11.3的配比。结合高职院校人才培养要突出动手能力的特点,首次引入专业技能实操视频资源库。建筑类、机电类两大类专业群“职业技能培训视频资源库”的开通使用,实现了图书馆为学校工科类专业提供文献资源的服务能力。建成本校特色数据库(机构知识库)1个。机构知识库中收集并保存了我校教师和科研人员自2000年以来公开发表的学术与智力成果,实现了我校教师和科研人员学术成果的本地化存储。

2010年研发的图书馆网站投入使用,并于2015年完成改版升级。2013年“南职手机图书馆”平台启动开通,使我校成为广西第一家开通手机图书馆的高职高专院校。开通博看手机电子期刊,让读者在手机或平板电脑上阅读100种原貌版与WAP文本版相结合的期刊,实现了期刊的移动式电子阅读。同时通过购买中国知网(CNKI)漫游账号,解决了教职员工在校外也能进行学术资源查找及下载的问题。

(三)图书馆党支部建设成绩显著,呈现出积极向上的发展态势

“十二五”期间,图书馆党支部始终围绕学校发展的中心任务,带领全馆党员干部抢抓机遇、统筹发展、开拓创新、真抓实干,支部涌现出多名市级、校级、馆级的先锋示范典型个人,奠定了党建工作良好向上的发展局面。

2010年图书馆党支部荣获南宁市先进基层党组织;2011年党支部被作为全区高校创先争优活动现场汇报会领导点评观摩单位,被学校推荐为全国先进基层党组织,获得广西高校先进基层党组织称号;2012年获得南宁市先锋示范单位,再次获选广西高校先进基层党组织;从2010年起,支部在学校党委组织的各项评优评先活动中更是连续斩获各个年度的校级先锋示范单位、先锋示范点、创先争优先进基层党组织、宣传工作先进集体和组织工作目标管理责任考核先进部门等称号。由图书馆指导的学生团队“悦读推广团队”在2013年获得了学校的先锋示范品牌称号。这些荣誉的获得,成为支部继续勇攀高峰,再创佳绩的动力与源泉。

(四)图书馆不断开创与二级学院合作模式,取得成效,赢得口碑

1.主动与各二级学院合作,创新开展互动式读者活动。20154月,邀请财经学院李师影老师及其课程班同学到馆内进行“花季·花技”插花艺术课展示活动。20159月与艺术工程学院合作举办“陶艺工作室校园开放日”活动,让读者在欣赏到中国传统插花技艺和陶瓷魅力的同时,还能在专业教师的指导下亲自参与动手插花和制作陶艺作品,让高雅艺术真正走入广大师生读者中间。201511月,与人文社会科学部共同举办“多彩广西”首届南职人文周系列活动。在短短7天的时间里,举办了4场讲座、1个论坛、1个展览、1个教学成果展示会,一场接一场的文化大餐让南职学子应接不暇,图书馆人气爆棚。据统计,人文周7天进出图书馆参加活动的学生达到了12575人。

2.首次开展嵌入式信息素养教育获认可。在财经学院的“人力资源管理”课程中首次开展了嵌入式信息素养教育,为同学们介绍了与该课程相关的图书馆文献资源的检索与利用技巧,得到同学们及任课教师的欢迎。2015秋季学期开始与旅游学院合作,开展嵌入式信息素养教育试点工作。

(五)图书馆队伍建设取得喜人成绩,基础扎实,稳中有升

2012年,《图书馆关于设立部门内设二级机构》的请示获得学校批准,同意图书馆下设“两部一办”,即:基础服务部、信息技术部和办公室。内设机构的设置,为图书馆的稳定健康发展奠定了基础。“十二五”期间,图书馆成功引进4名硕士研究生(其中图书情报专业硕士生2人,计算机专业硕士生2人),有力地充实了图书馆的人员队伍。馆员的日常培训学习逐步形成常态,五年来组织馆内教职工参加区内外业务培训、学术研讨、学习考察、培训等近150人次,参与人数、学习质量、培训的广度深度均取得较大突破。

2013年,图书馆中国高等教育文献保障系统(CALIS)国家优秀示范馆创建团队斩获学校金葵奖。我校图书馆在广西高职高专图书馆业务技能大赛的历届比赛中,均获得优秀成绩:团队成绩始终保持前三位,个人单项曾荣获一、二、三等奖。图书馆的科研工作也有新突破,其中由王永宁馆长牵头的《广西高职院校信息素养课程建设研究》课题获得2014年度广西高等教育教学改革工程项目立项为重点项目,获得广西教育厅1.5万元资助,学校也配套资助1万元。课题《广西高职院校图书馆示范性建设研究》获得2014年广西教育厅科学研究课题立项。汪斌研究馆员主持的《高职院校示范图书馆文献资源建设的研究》、《广西高职文献资源共享及文献保障系统建设的研究与实践》、《广西高职院校图书馆绩效评价体系研究》分别被批准为学校201320142015年正高职称专项经费资助项目。

(六)图书馆内涵建设初显成效,业界地位得到普遍认可

2011年我校图书馆成功当选为新成立的广西高教学会图专委高职高专分委会主任馆;2013年,在中国高等教育文献保障系统示范馆评优工作中,我校图书馆在167所本专科示范图书馆中脱颖而出,荣获两项国家优秀示范馆——馆际互借与文献传递服务优秀示范馆(二等奖)、虚拟参考咨询优秀示范馆(二等奖),成为唯一荣获两项国家优秀示范馆的国内高职院校图书馆。

我馆在担任广西高教学会图专委高职高专分委会主任馆期间,积极发挥示范引领作用,成功举办4期图书馆管理培训班,牵头策划、组织区内20所高职院校图书馆馆长及业务骨干赴广东、湖南、四川等先进省份高职图书馆考察学习。成功举办分委会2012-2015年工作年会暨广西高职高专图书馆业务技能大赛,受到广西高职图书馆的普遍好评。

出色的工作成绩使得我校图书馆逐步在广西高校图工委、教育部图工委和中国图书馆学会等图书馆界重要平台打响知名度。王永宁馆长成功当选第四届教育部高校图书情报工作指导委员会高职高专分委员会委员、第三届中国图书馆学会高校分会委员和广西高教学会图书馆专业委员会高职高专分委会主任,进一步增强了我校图书馆在业界的影响力。

(七)服务社会能力得到加强,促进区域经济发展有突破而不乏亮点

围绕学校“服务社区、服务社会、促进区域经济发展”的社会服务职能,图书馆自2011年以来先后在隆安县新桥村、陆连村和南宁市良庆区那陈镇那蒙小学捐建了3间爱心书屋。

2012年,图书馆党支部与钦州市保税港机关党支部成为结对共建单位,为其提供了新书联展,信息推送和信息素养培训等相关服务,为保税港区提供了良好的信息渠道。2015年,图书馆又分别在富士康科技集团南宁科技园高新园区和南宁市兴宁区长东社区建立“图书交流共建基地”。据统计,近些年图书馆共为贫困乡镇、贫困学校募捐赠送纸质书刊近3万册,同时在企业、社区的图书交流共建基地推广歌德电子书借阅机,受到帮扶群众、企业和社区的热烈欢迎,取得良好的社会效益。

 

二、面临的发展机遇

国家大力发展职业教育事业和广西“两个建成”战略发展的新形势、新背景、新机遇,对我校教育事业发展提出了新要求、新责任、新担当。

(一)国家大力发展教育事业为高职教育发展带来新机遇

《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国务院关于加快发展现代职业教育的决定(国发〔201419号)》、《教育部关于深化职业教育教学改革全面提高人才培养质量的若干意见》(教职成[2015]6号)等文件,提出要深化体制机制改革,统筹发挥好政府和市场的作用,加快现代职业教育体系建设,深化产教融合、校企合作,培养数以亿计的高素质劳动者和技术技能人才。十八届三中全会《决定》提出要加快现代职业教育体系建设,深化产教融合、校企合作,培养高素质劳动者和技能型人才。国家加快现代职业教育发展,为学校提供了前所未有的发展机遇。

(二)国家经济发展新常态给高职教育发展带来新挑战

在国家经济新常态下,贯彻落实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的发展理念,着力加强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着力提高供给体系质量和效率,增强经济持续增长动力,推动我国社会生产力水平实现整体跃升。必须把发展基点放在创新上,形成促进创新的体制架构,塑造更多依靠创新驱动、更多发挥先发优势的引领型发展。这对高素质技能型人才的培养质量和数量都提出了更高要求。同时,在“一带一路”国家战略背景下,中国——东盟自由贸易区“升级版”建设、“两廊一圈”发展规划的实施,国家大力发展先进制造业、现代服务业、战略性新兴产业,突出制造业在国民经济中承载高端要素的功能,推进工业化和信息化融合,全面提升国民经济的整体创新能力,给高职教育带来的机遇与挑战。

(三)广西及北部湾经济区加速发展创造更多的新机遇

“十三五”时期,是广西贯彻落实“四个全面”战略布局,与全国同步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决胜期,是全面履行中央赋予广西“三大定位”新使命,基本建成国际大通道、战略支点、重要门户的关键阶段,是新型工业化城镇化加速发展时期和经济转型升级、爬坡过坎的重要阶段。广西围绕“两个建成”战略目标,深入实施“双核驱动”发展战略,奋力构建“三区统筹”格局。南宁作为广西经济社会发展的核心城市,正在全力打造成为中国面向东盟开放合作的区域性国际城市、“一带一路”有机衔接的重要门户城市。打造服务“一带一路”发展的国际经济合作新高地,实现自治区、南宁市党委、政府提出的宏伟目标,需要大批高素质劳动者和技术技能人才,为学校充分发挥人才优势、专业优势、科技优势和智力优势提供了无限的空间,为我校全面拓展人才培养、科技创新、社会服务、文化传承等功能提供了广阔的舞台。

(四)东盟共同体建成给高职教育发展带来的新机遇

东盟共同体正式成立,这是地区一体化发展模式的一种创新实践,预示着中国—东盟合作将进入新阶段。我国将加快同周边国家和区域基础设施互联互通建设,推进“一带一路”建设,形成全方位开放新格局。区域内的人才需求将更加旺盛,人才流动也更加频繁,教育合作是中国与东盟优先发展的重要领域之一,为我校面向东盟的国际交流与合作提供了广阔的国际空间、良好机遇和外部环境。

(五)广西加快职业教育体系建设和深化职业教育综合改革带来的机遇

广西北部湾经济区开放开发、珠江—西江经济带建设上升为国家战略,21 世纪“海上丝绸之路”建设等战略机遇的牵引下,我区经济社会发展加速,工业化、城镇化、信息化、农业现代化快速推进。“14+10”千亿元产业发展战略的实施,离不开现代职业教育的科学发展,离不开覆盖整个产业链的技术技能型人才的强有力支撑。大力发展现代职业教育,着力培养多层次、多样化的高素质技术技能型人才,全面提升劳动者的职业素质,提高劳动者的就业质量和创业能力,把人力资源优势转化为人才红利,是我区经济社会发展对高等教育改革提出的新要求。积极推动职业教育体制机制改革创新,充分发挥市场机制作用,引导行业企业和社会力量参与办学,深化产教融合,强化校企协同育人,扩大优质职业教育资源,激发学校发展活力,不断提高办学水平和教育质量,为学校的改革发展创造了良好的条件。

三、“十三五”发展规划指导思想与发展目标

(一)指导思想

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贯彻落实国务院《关于加快发展现代职业教育的决定》(国发〔201419号)、教育部《高等职业教育创新发展行动计划(20152018年)》、《普通高等学校图书馆规程》和《南宁职业技术学院教育发展规划(2016-2020)》等文件精神,坚持以立德树人为根本,以服务发展为宗旨,以满足广大师生群众精神文化需求为出发点和落脚点,完善体制机制,创新方式方法,将丰富阅读活动与提升思想文化内涵相结合,将传统阅读与数字阅读相结合,将服务与管理相结合,全面提升广大师生群众阅读质量和水平,推动师生素质和社会文明程度显著提高,为实现“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和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提供强大的精神动力和文化支撑。

(二)发展目标

以满足师生群众需求为导向,建设满足教学、科研、管理的多元化需求,适应学校发展的文献信息资源体系和服务体系。以为读者提供文献、信息、知识服务为主线,做好文化传承、阅读推广、读者信息素养与人文素养培育、社会服务等工作。以创新图书馆发展模式为抓手,到2020年,把我校图书馆基本建设成为发展活力显著增强、服务能力显著提高、特色鲜明、多功能、开放式的区域性高职院校示范图书馆。

“十三五”期间,图书馆要努力打造“3个中心、2个平台、1个空间”:

3个中心:自主学习中心——学习交流、学术研讨、实践体验;创新创意中心——资源创新、管理创新、服务创新;文化传承中心——中华民族优秀文化传承和发展。

2个平台:资源获取平台、知识服务平台。

1个空间:合作交流、共创共享的空间。

 

四、“十三五”发展规划的任务与基本思路

(一)文献资源建设

1.目标与任务

文献资源是学校发展的基础,也是图书馆赖以生存和发挥职能的物质条件,按照“保障重点,兼顾其它,统筹协调,合理分布”的原则,支持开放获取、强化协作共建,着力建设全面支撑学校教学、科研、学科建设的文献资源中心。

   根据学校学科专业设置和重点专业的建设情况,根据教学与科研的需要以及高职院校用户需求特点,制订合理的文献资源收藏策略,在满足《高等学校基本办学条件指标》的基础上,逐年增加馆藏纸质文献规模,同时兼顾到电子资源;优化馆藏结构,加强电子资源的比例,对纸质图书实行有选择的采购,纸质文献建设重点放在对重要权威工具书、专业经典书籍、档案等资料文献的采购收藏,对一般性图书资料,可选择购买电子图书。 

2.基本思路

建立科学的馆藏评价体系。“十三五期间,按照整体性科学性继承性的原则,提出符合本馆发展实际的更高建设层次的文献资源评估指标体系。对纸本和数字等文献资源的使用效益进行全面科学的评价,为资源建设决策提供客观依据

完善馆藏资源发展政策优化资源配置,形成载体多样结构合理、职业鲜明、特色显著藏用并举的文献资源建设体系合理安排资源建设经费,通过多联系多交流多走访多请教的建设依据,不断掌握教学需求,以多元化方式,在重点满足教学科研的条件下,兼顾师生用户的不同需求

创新馆藏建设模式积极探索推行基于PDA(读者决策采购)的纸本资源与数字资源的采购体系,建立以用户为主导赋予用户决策权的文献资源建设和馆藏服务工作模式,搭建PDA服务平台,不断尝试通过智能手机实现你采书,我买单”、“新书速递现采等多种渠道和模式满足读者需求的目标

加强开放获取资源的建设开放获取资源作为一种可以免费获取的、具有较高学术价值和科研价值的优质学术资源,其稳定性和连续性日臻成熟。“十三五期间,将开放获取资源纳入馆藏资源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制定开放获取资源建设标准和规范化工作流程,从发展战略馆藏结构组织揭示资源整合等资源建设各个环节对开放获取资源予以统筹安排,有计划地开展开放资源的发现获取整合利用,进一步提高文献资源保障能力

加强与国内外文献机构和资源共享联盟的合作进一步深度融入全国高等教育文献保障体系(CALIS国家科技图书文献中心(NSTL等全国性文献信息资源共建共享体系的建设,实现信息资源共建、共知、共享。

大力开展馆际互借和文献传递服务。进一步加强图书馆联盟合作,拓宽各类文献资源的传递渠道,实现文献资源的优化配置和有效共享。进一步加大文献传递服务的宣传力度,扩大馆际互借与文献传递的受益面。利用文献传递、馆际互借等共享资源补充馆藏,全面保障教学、科研和学科建设的多元化、多层次需求。

⑺加强特色文献资源的整合。特色文献建设是馆藏建设的核心内容,也是推进学科建设的有力保障。“十三五”期间,针对学校的办学特色和优势专业,积极整合建设主题特色鲜明、内容丰富的特色文献资源。

加强数字资产的整合。关注下一代图书馆管理与服务平台建设,加大数字资产的整合力度,实现馆藏纸质资源和电子资源深度整合。跟踪数字资产长期保存发展趋势,研究探索数字资产长期保存的标准、规范、系统、方法、及其管理与运行机制,逐步建立数字资产长期保存系统。探索并积极推动校级科研数据服务中心的建设,为全校提供专业的科研数据管理、咨询和服务。

(二)基础服务建设

1.目标与任务

打造自主学习中心、创新创意中心、文化传承中心。

2.基本思路

⑴通过空间再造、环境提升,为读者提供个性化的、舒适的自主学习场地。对现有馆舍进行空间再造,改建为可满足个人研究学习、小组研讨等多样化、个性化需求的独立研习空间。

⑵通过实施智慧化管理、增强型文献服务,建设读者信任和依赖的资源获取平台。实施超高频RFID项目,在完成图书芯片、层架标加工注册等基础建设后,可通过盘点车实现纸质图书精细化、高效化管理,通过馆藏三维地图实现纸质图书可视化检索和精准化获取,通过自助借还机提高借还书效率、延长服务时间,通过智能书架实现大厅推荐图书信息的实时更新。

加强馆际互借与文献传递服务的宣传推广,特别是提高其在教职工读者中的知晓度,从而充分利用合作馆的资源,满足读者对于我馆缺藏文献的使用需求;加大“预约借书”服务的宣传力度,让更多的教职工读者充分享受图书馆此项人性化服务,不再因为时间、距离等问题导致借书难。

⑶开展节庆日、纪念日文化活动,文化体验活动及“真人图书”品牌活动,推动优秀文化传承创新。首先,增强馆内节庆氛围营造,如元宵节、壮族“三月三”、端午节、中秋节、国庆节、元旦等传统节日期间,通过宣传海报普及传统节日知识,通过环境装饰浓郁节庆氛围。其次,结合传统节日、纪念日开展主题书展、阅读推广活动。再者,结合传统节日、纪念日开展丰富多彩的文化体验活动。通过以上举措,充分发挥图书馆文化中心作用,增强广大读者对优秀传统文化的认知度和认同感,自觉成为传统文化的传承者。

⑷深化校企合作,为创新创意实践及成果转化提供优质平台。尽可能与相关企业开展深度合作,利用企业资源,引入资金人脉,为校内学生开展创新创意实践活动、实现创新创意产品转化提供优质平台,推动大学生创新创业。

(三)参考咨询服务建设

1.目标和任务

“十三五”期间,参考咨询将采用复合参考咨询服务模式,保持一种开放的观念,敞开服务的大门,接待各种用户,解答各种问题,为学校师生的教学、科研、学习及生活提供更有效的信息服务支撑。

2.基本思路

⑴开展多层次、多形式的参考咨询服务。充分发挥图书馆主页、QQ、微信和专业联系人的参考咨询功能,不断将发展变化的图书馆信息补充和完善到网络上,使读者可以方便地在任何时间利用图书馆的馆藏资源。针对学校的重点专业带头人和特别需要帮助的读者,主动与他们联系,提供合适的文献信息咨询服务,同时服务应该向更深的底层精细化方向发展,对不看书的、鲜少踏足甚至从未来过图书馆的读者,主动、重点开展咨询及服务。

⑵强化图书馆认知、信息素养教育及各类培训。丰富图书馆认知教育、信息素养教育的内容和形式;培训馆员,提升图书馆的整体信息素养和服务水平,保证教育效果;探索利用MOOC、直播等形式创新性的开展读者教育工作;增加各类数据库宣传培训的场次和覆盖面。

⑶构建网上参考咨询源的保障体系。从参考咨询源的种类和信息用户需求的广度和深度来看,应建立馆藏书目资源、馆藏特色数据库、光盘数据库、网络数据库和网上免费资源为一体的参考咨询源保障体系。

⑷建立和完善与读者的沟通渠道。充分利用专业联系人机制,建立与读者(特别是教师)的新型的沟通模式,更加有效地把读者与信息资源紧密联系起来,突出图书馆的传播职能。不像以往那样局限在图书馆内守着各种检索工具书等待读者,而是积极、主动地加大宣传力度,让读者了解图书馆的资源与服务,将参考咨询的特色公布于众,改变单一的阵地服务,走出馆门,扩大视野,变被动为主动,变封闭式服务为开放式服务,为馆藏的各种检索工具和网上的信息资源寻找读者。

⑸设立参考咨询业务岗位,开展参考咨询业务培训。合理调整馆内人员分工,设置参考咨询岗位;利用馆里的培训经费,定期派出参考咨询业务馆员和二级学院联系人参加培训,提高专业素养和服务能力,开阔工作思路,更好地为相应学院的文献建设、文献保障和科研创新提供咨询和帮助。

(四)数字图书馆建设

1.目标与任务

基于数字时代的大环境,数字化是未来图书馆的发展方向,数字图书馆建设的目标与任务要围绕以下几个方面来进行和加强:增强互联网思维,深化合作;强调图书馆的核心价值,不断创新服务的形式,拓展服务的内容;支持开放获取、开放出版、开放教育、开放研究;发展特色资源、特色服务;在资源建设与服务上坚持数字优先;提供更好的用户体验;开展数据服务。

2.基本思路

⑴加强北邮系统建设。图书馆现有的北邮系统是传统的C/SClient/Server)架构的系统。而MelinetsM8 系统是一套全新的基于 RIARich InternetApplications)技术的 B/SBrowser/Server)应用系统,既可以保留原来 C/S 系统丰富的用户体验,也可以享有 Web 访问带来的便利,Melinets 系统升级到 M8 后,软件系统将部署在 Web 服务器上,客户端无需再安装应用软件和数据库客户端等支撑环境,任何机器有浏览器即可使用软件。

⑵对接学校大数据平台。补齐短板,做好图书馆业务数据收集、存档及标准化工作,全面对接学校大数据平台,利用数据挖掘、发现技术提升图书馆服务和业务水平。

⑶推进图书馆RFID技术应用。目前我馆已初步应用RFID技术,实现自助借还等服务,依托RFID技术的推广与应用,实现馆藏图书查询的智能化,提升读者自我查找、自助借还图书的效率,同时还能实现馆藏纸质图书资产的高效管理及精细化水平,提升流通服务和智能化服务能力。

⑷加强网络服务器硬件与存储系统建设。图书馆中心机房一半以上的服务器和存储设备已接近或者已达到报废年限,阵列存储空间与实际需求还有一定差距,需要加大对相关硬件的投入以满足业务需求。

⑸加强中心机房UPS建设。图书馆于2010年采购的UPS设备,经厂家工程师检测已无法使用,中心机房数据及设备存在巨大安全隐患。需要更换新的UPS设备用于保障图书馆中心机房在断电情况下的服务器和数据安全及可持续的电子资源服务能力。

⑹加大信息化系统建设。依托馆内现有的数据库资源,建设信息素养学习平台,加大在校大学生的信息素养教育力度。开发设计馆内业务数据实时展示系统、活动签到统计系统,通过对相关数据的统计分析,提供师生读者阅读状况、学生参与校园文化活动等专题报告,为学校领导、二级学院及职能部门进行教师个人成长、学生个人成长等问题决策提供参考。

⑺ 加强OA资源建设。围绕学校教学、科研、学习的需要,发掘并整合一批网络开放、免费的数字资源供读者使用。

⑻进行外网访问系统建设。加快完善并部署好图书馆数据库外网访问系统,保证师生读者在任何地方都能通过网络接入图书馆数字资源。

⑼加快数字资源整合。数字资源访问路径以及各种各样的资源供应商平台,对于读者和图书馆员来说都显得复杂且难于理解。合理设置资源访问入口,整合平台,使资源更容易被检索和利用

(五)人力资源队伍建设

1.目标与任务

牢固树立人力资源是第一资源的理念。图书馆的人力资源建设要通过干事创业来培养人,实现人的全面发展。通过培养、引进、共享等渠道,力争到“十三五”末,图书馆能够拥有一支结构合理、专兼结合、具有较高文化素养及创新进取精神的馆员队伍。

2.基本思路

⑴突出《规程》的权威性,做好人力资源规划。2015年底颁布的《普通高等学校图书馆规程》是我国教育部制定并颁发的建设高校图书馆的法规性文件。《规程》中的“体制和机构”、“工作人员”两章,对图书馆管理体制、人力资源建设提出了具体而明确的要求。因此,应大力宣传,全面贯彻落实《规程》,确立《规程》的权威性,不断提高学校领导、有关部门和图书馆依据《规程》加强人力资源建设的自觉性,保证图书馆人力资源建设“有法”可依,“有法”必依。

⑵多措并举,努力培养创新型人才。一要转变馆员观念,不断增强其创新意识。要激励馆员从传统的图书资料的“保管员”、“出纳员”变为信息资源的开发管理者和组织传播者,由此更进一步成为信息检索利用的导航者和教育者。二要塑造馆员的健康人格,激发他们创新的积极性。图书馆的管理者要对馆员队伍加强教育引导,塑造图书馆员的健康人格,激发他们的奉献精神、主观能动性和创新的积极性。三要调整馆员的知识结构,提高他们的认知力。认知力主要包括知识经验,思维能力、自我学习能力和自我发展能力等。提高图书馆员的认知力,是培养他们创新能力的前提,而合理的知识结构则是激发图书馆员创新的基础,是提高他们认知力的必要条件。四要重视馆员全面发展,不断提升其综合素质。现代信息技术的应用和数字图书馆的发展要求图书馆员是掌握一定的计算机技术、网络技术、外语知识、图书情报专业知识、对口学科专业知识和具有较高文化素养的综合型人才,要采取措施有计划地全面提高馆员的综合素质。

⑶创新体制机制,建立新型的人力资源管理模式。主要通过组织设计、战略规划、工作分析、招聘选拔、绩效考核、开发培训、薪酬激励等环节的实施,改善图书馆人员年龄、性别、知识、专业和职称结构,提高图书馆人员的整体素质。调动所有人员的工作积极性,激励他们为了实现个人目标而更努力地为图书馆的目标奋斗;使图书馆引进高层次的人才;使高层次人才和能力较强的人员充分发挥专业特长,安心于图书馆工作;同时也淘汰那些不符合要求的人员,优化人员结构。

⑷强化学习培养,建立学习型组织。学习型组织的创建是搞好人力资源管理与开发的重要手段和主要措施。学习成为当前高校图书馆实施人才战略的一项十分重要而迫切的任务。图书馆要确立学习型组织理念,建立扁平化组织机构,倡导终身教育、终身学习,把工作当作学习,学习就是在工作。通过自主学习和团队学习相结合,努力改善图书馆创新人才的心智模式,充分发挥人才的心智潜能,学会系统思考,增强学习能力,使个人成长和团队发展得到共同进步和全面提高,以增强图书馆的向心力和凝聚力。

(六)科学管理

1.目标与任务

按照图书馆工作和图书馆事业的发展规律,结合学校的目标定位,全面从图书馆事业管理、制度管理、建筑设备管理、人员管理、业务工作管理上进行系统分析和研究,通过计划、决策、指挥、控制、协调、创新等行动,合理地组织和最大限度地发挥图书馆的人力、物力、财力等各种资源的作用,使图书馆系统内部关系、上下关系、部门关系、个人与群体关系健康运行,推动实现“到2020年,把我校图书馆基本建设成为发展活力显著增强、服务能力显著提高、特色鲜明、多功能、开放式的区域性高职院校示范图书馆”的总体目标。

2.基本思路

⑴提升图书文献管理与协调机制的职能作用,发挥学校图书馆工作委员会职能作用。发挥学校图书馆工作委员会在图书馆发展中的重大问题决策、图书文献资源建设以及图书馆服务改进等方面的咨询和协调作用,使其能够真正成为促进图书馆发展及连接读者的重要桥梁和纽带。

⑵创建质量管理体系,营造情感认同的质量文化。结合学校内部质量保证体系建设与运行机制,提升图书馆内部质量管理水平。根据持续改进的原则,对质量管理诊断中发现的问题进行分析,结合图书馆的现状及未来的业务发展计划,对质量管理内容体系进行全面建设,特别是在服务项目和业务工作、各部门工作流程、指标的设定和验证以及质量审核等方面进行修订和完善,使我馆的质量管理体系更加符合图书馆发展的需求,运行更加有效。

⑶深化绩效管理,建立科学的绩效评估指标体系。“十三五”期间,图书馆将继续深化已建立的绩效评估指标体系,坚持采用科学合理的定性或定量的方法,对图书馆各项工作和预定目标进行评价和测量。并把绩效管理和全面质量管理、学校人事部门组织的考核结合起来,建立起一套完整的可操作的考核、激励机制,通过客观公正的评价,激发员工的工作热情,达到图书馆高效、低耗、优质运行的目的。

⑷进行组织机构的重组。从满足高校文献资源类型和读者需求多样性的视角来看,当前图书馆组织机构设置的最优组合应该是多种模式的复合体,既保持有以职能划分的层级式组织结构又有跨部门合作的矩阵式组织结构,同时还能根据需要下放决策权限采用扁平式的组织结构模式来开展工作,确保机构设置与功能实际需求相一致。

⑸确立开放的办馆理念,推行图书馆的校企共建模式。引入文化企业与图书馆合作共建,是一种有效解决制约图书馆发展的机制、资源、人员和经费等各种重要问题的有效手段。

⑹关注公共关系管理,塑造图书馆的专业形象。图书馆积极努力改善自身形象,做好公共关系,提升自身的情感融入认同度。“做专业事”是改变大家对图书馆工作只是一项简单重复劳动的传统认知的有效手段。要积极争取投身到学校中心工作中,为学校发展提供更多专业信息支持,走出校门服务社会,发挥文化影响力,争取更高的社会认同和更多的社会支持。

⑺推动图书馆法治建设,增强依法办馆的行为意识。贯彻落实党的十九大精神,坚持全面依法治国。图书馆作为国家文化事业的部门和单位,工作中要准确定位,依法办馆,科学运行,均衡发展,要走“依法办馆、创新发展”的道路,新时代的图书馆从业人员要深入学习国家文化事业的相关政策、法规、条例,并结合图书馆实际业务开展具体的应用与实践活动,全面提升图书馆的服务能力与水平。

(七)科学研究

1.目标与任务

注重图书馆科研课题选择和规划,使科研工作的方向更加明确。加强宣传激励力度,让全馆人员重视科研工作,充分调动馆员参加科研工作的积极性。调动一切可以调动的资源,在科研经费方面除积极争取学校向图书馆投入外,还应走出校园,引进校外资金,使图书馆科研工作获得更好的发展空间。

2.基本思路

⑴建立并完善学术交流合作机制,开展多样的学术交流活动,将学术交流合作工作制度化、规范化;在保障正式学术交流活动的基础上,探索适应信息网络环境的非正式学术交流模式,在馆内、校内、国内及至国际层面建立更深层次的非正式学术交流合作关系。

⑵立足工作实际,广泛开展与兄弟院校、企事业单位的科研合作;鼓励中青年骨干结合国家与学校发展目标、行业热点,积极申报高层次科研项目,“以项目促研究、以研究促发展”。加大对职工科研助推图书馆服务管理创新工作的扶持奖励力度。

⑶优化传统信息服务,探索新业务增长点:继续做好论文相似度检测工作,探索调研查收查引的网络化方案,吸引更多用户参与此项工作,提高信息服务工作的效率。

⑷推进学科服务的专业化水平:扩大学科服务梯队,提高学科馆员服务能力和技术水平,提升学科服务的专业化水平,按服务层次和内容不同,形成学科服务梯队;嵌入科研与教学的全过程,拓展学科服务形式;加大对重点学院科研团队情报服务的力度;应课题组或单个科研人员的要求,配合其做研究领域发展态势分析,研究领域文献分析,定题服务,同行对比与跟踪等;尝试开展学科分析报告、课题文献调研报告审核工作,提高服务质量。

⑸加强对学校管理部门的情报服务:开展提供学院发表文献数据,基于文献计量角度提供学科的科研实力评估和竞争力分析报告、人员队伍绩效分析等;根据需求,提供科研绩效数据提供及分析、人才评价、科研政策调研及优化建议;加强与科研处、人事处及二级学院等部门的定向服务。

(八)对外交流与合作

1.目标与任务

随着我国社会主义建设事业的迅猛发展,图书馆要改变安于现状的思想状态,树立起服务理念、效益理念和开放理念,要走出馆门、校门,甚至走出国门,积极主动地将馆藏中“沉睡”的文献信息挖掘出来,不仅仅满足于服务本校师生读者,更应探索服务于本地区区域内经济建设和文化建设。

2.基本思路

⑴积极争取校友、社会人士及馆际间的书刊交换和捐赠。进行地区间图书馆的书刊交换和争取捐赠,是促进对外交流和图书馆发展的重要途径。在对外交流中,要实行“取予结合”的策略,“予”主要指赋予对方积极的情感体验。以图书捐赠为例,除了要做好对赠书者的感谢与表彰工作外,还应将“赠后管理”纳入赠书管理的范畴,形成制度,定期将赠书到馆流通后的有关情况向捐赠方进行通报,使捐赠方对赠书的馆藏地点、流通情况、维护情况、起到的学术作用和价值、读者的反馈等信息了然于胸。赠后管理反映的是图书馆对捐赠方尊重、负责的态度,也是图书馆成熟管理的体现。

⑵积极与相关企业合作,利用社会资源共同办馆。秉持“开放办馆”的理念,积极拓展新的关系网络,争取更多的社会资金和文献支持。

⑶营造良好的对外交流环境,促进交流活动可持续发展。充分发挥我校图书馆作为广西高等教育学会图书馆专业委员会高职高专主任馆的优势,营造人性化的交流环境,积极探索资源的共建共享,带动广西高职高专图书馆的共同发展。

 

五、组织管理与保障措施

(一)加强组织领导

成立由馆长为组长,副馆长为副组长的图书馆“十三五”规划实施工作领导小组,馆内各有关部门负责人为领导小组成员,统筹“十三五”规划重大事项。领导小组下设办公室,设在馆办公室,负责“十三五”规划重大工作任务的督促检查。馆内各部门相应成立项目工作小组,负责各个规划项目的实施指导、协调、实施、督促、检查工作。

(二)建立监督机制

根据规划的发展目标、主要任务,谋划落实举措,明确责任分工,制定贯彻落实重点工作任务安排,并形成清晰的时间表和路线图。实施“分级管理、责任到人”原则,分解工作任务,落实工作责任,确保各项重点项目责任明确、落实到位。建立规划落实的工作机制,实行季度、学期和年度报告制度,定期检查和评价制度,信息采集分析和发布制度,对项目进行及时全面的跟踪监测。及时发现问题、提出对策建议,提高规划实施效益。建立项目奖惩制度,根据考核结果按照项目绩效考核办法施行奖惩。

上一条:图书馆党支部进一步纠正“四风”加强作风建设工作实施方案
下一条:南职纪发〔2018〕1号附件(图书馆)

关闭